聚力打造科技创新核爆点
打造科技创新核爆点是强化科创策源功能的题中应有之义,可以为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提供强大引擎。新征程上,打造科技创新核爆点既要有汇聚要素的向心磁场、产业应用的广阔空间,也要有深化改革的不竭动力、承担风险的巨大勇气。
(资料图片)
以人才为核心集聚科创要素
加快推进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让兼具国家使命和国际视野的各类人才创新创业激情持续迸发,可以为打造科技创新核爆点提供稳定持久的“点火装置”。
一要构建有利于中青年人才脱颖而出的人才发现机制。
依托金字塔式人才发展体系,建立多元化人才选育渠道,用好“赛马”模式,形成“不看学历资历、只看能力潜力,不看职称职务、只看创新贡献”的选人用人机制,健全符合青年人才成长规律和科研活动自身规律的评价指标体系。
对于从事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的中青年人才,分别突出原始创新、技术突破和产业贡献价值导向,对特殊人才采取特殊评价标准,开辟特殊通道。
二要构建有利于在沪战略科技力量融入科创中心建设的长期路线规划。
目前,上海建成运行张江、临港、浦江3家国家实验室,集聚全时科研人员约1500人,积极推进4家国家实验室基地建设,拥有4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
同时,聚焦数学、物理、化学、生命科学、地球科学、天文、海洋、量子等基础研究领域,布局19个瞄准世界科技前沿的新型研发机构,已建在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达到15个。
下一步,要注重培育与上海科创中心要素禀赋相适应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体系,避免“贪大求全”,明确战略科技力量的功能定位和任务分工;依托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用好“点兵配将”模式,围绕大问题、开展大计划、搭建大平台、组建大团队、进行大投入,建立科学家友好型的科研组织管理生态。
三要构建有利于面向全球延揽世界一流人才的人才制度体系。
利用大科学装置的硬实力、海派文化的软实力吸引全球顶尖人才,推动建立开放高效的外籍人才工作准入制度,逐步放开专业领域境外人才从业限制,实行高度便利的出入境和停居留制度,进一步优化完善人才服务管理制度。
以金融为支撑共担科创风险
加速形成以直接融资为主、股债贷保联动的金融服务支撑科创体系,多层次、多元化融资渠道对接全过程、全链条科创活动,拓宽承担科技创新各阶段、各环节风险的市场主体覆盖面,可以为打造科技创新核爆点提供安全可控的“加速装置”。
近年来,以天使投资、创业投资、私募股权投资为代表的科创投资体系不断优化。目前,上海国资作为基金管理人在管的基金数量达到851家,基金规模达到1.09万亿元,直接投资企业2827家,成功上市531家,在“投小投早投硬科技”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同时,传统金融机构加快创新金融产品供给,进一步提高科技金融服务质量。2022年,上海新发放科技型企业贷款5854.67亿元。其中,小微科技企业占比达25.4%。
下一步,有必要推动科创投资体系更好服务创新策源。比如,扩大政府引导基金规模,在原始创新和超前孵化等市场失效的薄弱环节发挥关键作用,推广“基地+基金”模式,引导更多创业投资机构和社会资本走进高质量孵化器和特色产业园区。通过整合政府引导基金与社会资本,吸引国内外创投基金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充足资金保障。
新形势下,政府股权投资要适当提高风险偏好,弥补市场投资不足,对风险较大的初创科技企业加大投资力度。针对不同发展阶段的投资项目,设立多样化考核标准,允许到期后原估值退出,为引进相关基金创造更好条件。
此外,还有必要推动创投、银行等金融机构与孵化载体、创业大赛形成有效联动,鼓励银行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贷”“孵化贷”等金融产品创新,促进科创企业融资需求与金融服务的精准匹配。
以产业为导向推广科创成果
产业能级的持续跃升对自主创新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为科创成果推广应用提供了广阔舞台。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的数字化、绿色化应用场景遍地开花,有望充分发挥科技创新核爆点的辐射效应。
目前,上海围绕三大先导产业的关键环节,正在着力开展核心技术攻关和产业链优化升级。集成电路产业关键设备和材料的国产化取得积极进展,先进制造及封装工艺实现突破,构建了从设计、材料、装备、制造、封装到测试的全产业链体系;生物医药产业形成从靶点发现、药物筛选、临床研究、中试放大、注册认证到量产上市的完整链条,在创新药物研发和高端医疗器械领域取得了一批全国首创的成果;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圈加速形成,具备从硬件基础层、技术认知层到场景应用层的自主研发生态。
下一步,要围绕重点产业需求布局技术创新平台。畅通产业链创新链的双向链接,支持产业龙头和高校院所共同搭建共性技术平台;持续推进国家集成电路研发中心、国家智能传感器创新中心等平台和基地建设,打造技术先进、安全可靠、自主可控的集成电路产业链体系;完善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技术功能型平台布局,建设产医协同创新平台和融合创新基地;瞄准通用人工智能前沿领域,建设国际算法创新基地,推进大模型在垂直领域的应用。
要围绕关键核心技术加快产业强基筑底。梳理制定关键核心技术发展路线图,集中优势产学研资源实施一批基础材料、基础软件和基础零部件联合攻关工程;推进大企业开放创新中心建设,推动更多行业龙头企业加入,引导中小微企业融入创新链、产业链和供应链体系;深入了解各类企业技术创新需求,量身打造不同特点的开放创新模式,引导各方力量积极参与、多维赋能。
要围绕科技成果转化搭建专业创新载体。重点建设高质量孵化器,把握孵化载体升级的战略定位和未来方向,提升孵化器专业化、市场化、品牌化和国际化水平,建立孵化、加速、园区全周期孵化生态,为企业产业化提供要素支撑。聚焦三大先导产业、四大新赛道和五大未来产业,探索培育一批概念验证中心,提供技术可行性、商业顾问、创业教育等概念验证活动,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成果概念验证高地。
以改革为动力引领科创范式
近年来,上海在科技创新顶层设计上为各类创新主体“解绑松绑”,提供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科技创新领域的体制机制改革正朝着深水区迈进,有望充分发挥科技创新核爆点的引领效应。
第一,深化基础研究多元化投入机制改革。
目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市区合作正式落地。通过国家、市、区三级合作架构加大基础研究投入,重点企业积极发挥“出题者”作用,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指南征集,推动财政资金与社会资本共同支持重大科研项目的实施。
下一步,针对重大原创成果,有必要加大市区两级财政支持力度,扩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市区合作规模,加强前沿导向、战略导向和市场导向的基础研究投入。
建议以更大力度的加计扣除、税收返还政策鼓励企业加大基础研究投入,拓展企业参与基础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支持大科学设施和重点实验室面向企业开放;拓宽社会资本参与基础研究的渠道,完善社会及个人捐赠支持基础研究的全流程法律法规及配套措施。
第二,深化科技成果产权制度改革。
推动高校院所将职务科技成果的全部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赋予科研人员,实现科研人员阳光化创新创业。同时,考虑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投入来源的复杂性,可建立区别于一般国有资产的科技成果资产单列管理制度,让科技成果真正从行政管理资产转变为市场配置资源。
第三,深化引领区先行先试改革。
比如,发挥科创板拟上市企业知识产权服务站在缩短申请专利授权周期上的关键作用,推动更多重点企业加速享受专利快速审查绿色通道;用好免予办理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措施,落实企业在研发微量耗材进口上享有的通关便利及分销许可,推动用于临床研究的药品免征进口环节税。(作者单位:上海社会科学院)
(文章来源:解放日报)
关键词:
您可能也感兴趣:
为您推荐
长青科技:公司的三明治复合材料具有重量轻、强度高、安全性好、节能环保、降低共振、隔音、隔热等特点
国缆检测(301289):该股换手率大于8%(08-14)
全国冠军朱亚坤,凯旋!
排行
最近更新
- 聚力打造科技创新核爆点
- 爱鸿森(AIHS.US):2024年Q1财报实现营收209.471万美元
- Anitra(AZTR.US):2023年Q2财报实现营收17.2万美元
- 新华社纪录片|生态贵州
- 大北农(002385):8月14日北向资金增持57.84万股
- 河钢资源(000923):8月14日北向资金减持19.47万股
- 南澳柔直系统已向内陆累计输送清洁能源电量约16亿千瓦时
- 工业高频数据改善 助力经济稳定向好
- 截至今日8时,吉林市12条主要江河水位均未超其警戒水位
- 超预期!“降息”有深意 业内人士:MLF利率下调有望带动LPR...
- 7月上海人民币贷款减少234亿元 同比多减419亿元
- 【北京成交日报】08月14日二手房512套;涨价房源190套
- 小克重黄金产品受青睐 年轻人为何热衷攒“金豆豆”
- *ST炼石(000697):8月14日技术指标出现看涨信号-“红三兵”
- 8月16日宜宾长宁县扩龄九价宫颈癌疫苗预约通知
- 天津西青区首届半程马拉松有哪些特色体验?
- 乌鲁木齐航空口岸迎来首批2023商博会入境展品
- 吉利百度携手推出高端智能汽车机器人品牌“极越”
- 智信精密:8月11日融资买入2699.88万元,融资融券余额4110.46万元
- 夏威夷大火已致99人遇难 死亡人数仍将大幅增加
- 我国湖泊“水清岸绿” 水质总体状况趋好
- 高速大容量,游戏新选择!宏碁掠夺者PCIe 4.0 SSD GM7 4TB发布
- 拆迁纠纷能在异地诉讼吗?
- 香港特首李家超指正全力探讨稳定币的监管安排
- 经开区:美好家园你我共建 优美环境大家共享
- 佛山禅城7.52亿元挂牌一宗商住地 须于1年内动工、3年内竣工
- 陕西公布首批14家医保支付改革示范医院
- 看图:美国汽油价格升至今年最高水平 至每加仑3.96美元
- 清风头条|永顺县:“廉心”守护医者初心
- 这个成都人在视频号卖花一年卖了一千万 他说:做鲜花一定要...